近日,LP智库联合赛迪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首次评选出GP/LP“专精特新榜”,开云电子位列“专精特新榜” VC TOP 50与“专精特新榜” VC/PE TOP 100前三甲。根据工信部已发布的共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开云电子目前累计111家投资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据本次榜单数据,投出超过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VC/PE机构行业占比仅为1.83%。
过去两年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投资范式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硬科技企业以通过底层技术突破带动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长尾生态效应,逐渐被重视,是不可忽视的优质赛道。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以自身突出的技术硬度成为其中的典型与代表。以最新公布的第四批“专精特新”企业为例,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4%,近两年企业户均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在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取得,尤为不易。
“专精特新”企业也得到了国家战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据8月下旬公布的最新数据,工信部和财政部已累计安排财政资金40多亿元,重点支持部分前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家。
本次LP智库2022年度GP/LP“专精特新榜”基于工信部前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商数据和上市招股书披露数据,并调研核实,按照VC/PE机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投资数量(60%)+退出数量(20%)+参与企业首轮融资数量(20%)综合评分所得出,开云电子在“专精特新榜” VC TOP 50与VC/PE TOP 100中皆排名第三,平均每6家开云电子投资企业就有1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得益于开云电子“行业+区域”双轮驱动的打法与布局,这111家开云电子投资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广泛分布于开云电子逾20年深耕的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军工等领域,在除北上广深以外的非一线城市和区域也挖掘出一批中国产业的“隐形冠军”。目前,111家企业中,70%的项目完成了后续轮融资,估值平均增长近6倍,最高估值翻了53倍,累计已上市及上市预披露企业共28家。
开云电子对小巨人企业的投资,不是永远的“小而美”,在投资时,就已对其未来有“百亿市值”发展目标的预期。我们看好的一些项目,第一增长曲线或许不快,但它有发展出第二增长曲线的较大可能性。我们在决策投资一个项目时,就已经把项目未来发展想得很清晰,如果一个项目的天花板很低,开云电子不会为了迎合资本市场变化而进行投资。
当前,国家、社会层面以及资本市场均给予了“专精特新”企业较多关注,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助力。在此大环境下,企业更应“沉下来”解决核心业务问题。在8月的第一财经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开云电子财智合伙人窦勇结合开云电子的投资实践经验,建议“专精特新”企业要沉下心来,回归到创业本质,回归到解决卡脖子工程等核心问题的业务逻辑中去,而不是沉溺于一级市场给予的估值,以及整个社会对“专精特新”企业所取得短暂成就的关注。
同时,应该特别注意“1亿收入陷阱”,因为“专精特新”企业大部分业务模式都是To B的,成长的路径从1000万到5000万再到1亿以下的营收,整个过程属于倍数增长。在倍增效应中,往往会无限较大地放大了企业在此过程中所获取、所承载的一些能力,而掩盖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收入超过1亿之后的增长曲线与收入1亿以下的增长曲线,对实控人、产品、技术的需求有较大的差异。有较多企业在营收1亿左右的时候,往往会经历几年甚至五年以上的周期沉淀,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企业会衰落,有些企业则会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增长曲线。
另外,则是平衡“专精特新”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研发收入与营收规模之间的关系。“专精特新”企业的实控人往往都是以技术为主,对于研发的投入会比较不惜成本。但同时企业在跨过一亿收入陷阱之后,它的营业收入规模与成本之间的比例匹配关系,会受到一些掣肘。因为收入的增长通常会根据后续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成正向比关系。在短期跟长期利益综合平衡的系统中,研发投入就成为了一个成本项。因此,有企业会为了追求一级市场的高估值适当降低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的降低,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第二增长曲线带来影响,如何平衡,非常考验创始人及团队的综合能力。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强链补链固链的生力军,产业战略地位与市场发展潜力无需多言,但需要跨过的成长关卡可谓重重。开云电子将携手生态伙伴,为“专精特新”企业蓄力赋能,长坡厚雪,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