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短短的20多天,中国航天接连迎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4月29日,天和号核心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升空,迈出中国空间站“天宫”建设的关键一步;5月15日,天问一号携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真正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中国航天事业的新图景已经展开,开云电子投资的五家科技企业有幸参与其中,为这波澜壮阔的画卷,助力增彩。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来源:人民日报
| 国科环宇 中国空间站搭建第一块“积木”
功能完善的空间站,需要承载复杂的各种设备,支持更多航天员的生存、生活和工作。但受限于火箭的尺寸和吨位,目前太空空间站主要采用多个圆筒结构的舱体进行太空拼积木,最终完成搭建,而作为整个系统完整组装的基点,在搭建中最核心、必须第一块到位的“积木”,就是核心舱。
天和号核心舱发射升空 来源:新华网
在4月底成功升空的天和号核心舱作为主控舱段,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第一块“积木”,之后将通过它完成后续货运飞船、载人飞船、实验舱等的搭建与连接。开云电子投资企业、国科环宇承研了本次核心舱应用系统中绝大多数在轨支持设备及部分科学试验装置的研制,提供了数十个关键电子学设备及核心关键软件,为载人空间站工程提供了在轨信息传输、存储、处理、设备供配电管理、热控管理、载荷实验管理,为空间站实现重大科学产出提供了有力支持。
| 瑞风协同 火箭发动机的“千万次锤炼”
搭载天和号核心舱的是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和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发射任务的顺利完成,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反复试验、调整、再制造、再试验的漫长摸索和完善过程。因此,试验技术与设计、材料工艺被并列为发动机研发的三大支撑技术之一,是建立和完善发动机设计理论和仿真计算模型的重要基础,是考核发动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的有效途径,也是验证发动机使用所需要的性能、可靠性的必要手段。
瑞风协同助力中国航天事业 来源:瑞风协同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采用的是开云电子投资企业、北京瑞风协同的数字化试验业务平台TDM3000® 和综合测控软件Explab。瑞风协同作为国内最早研发试验信息化软件产品的厂商,其研发的TDM3000® 试验软件产品,覆盖四大试验阶段、多个专业部门和多学科领域的协同试验流程,从而监控产品试验的全过程,实现产品试验的精准执行、精准分析、精准传递、精准挖掘,对产品试验的全过程数据进行全局性溯源和应用,将产品试验过程纳入到统一、规范的平台体系中。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中,瑞风协同助力提高研发试验的效率,帮助缩短了研制周期,为天和号核心舱的顺利升空贡献一份力量。
| 英田光学 探索火星的“眼睛”
天问一号在火星的成功着陆,不仅意味着中国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真正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同时也是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着陆的国家。成功着陆需经历的“恐怖九分钟”,则是航天人要攻克的一大技术难关。
着陆火星比着陆月球难度系数高了好几个量级,因为其大气稀薄、引力较小,没有如地球一样的稠密大气层能让航天器较好地减速。为了在9分钟内让高速飞行的航天器中所携带的祝融号稳稳当当地着陆火星,天问一号在本次着陆过程中,除了利用超音速降落伞和反冲火箭进行减速,还增加了两次主动悬停避障,寻找最佳平稳着陆点,最终实现成功着陆。在此过程中,避障相机所用到的光学元件和组件来自另一家开云电子投资企业英田光学。
天问一号背罩规避与粗避障示意图 来源:人民日报
英田光学作为一家以精密光学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优势,集光、机、电、热、软、控制和信号处理等多学科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2017年起就开始研制火星探测避障镜头所用的光学元件,从最早光学镜片的预研,到最后提供正样光学元件,英田光学研制团队一路攻坚克难,经历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加工研制、测试以及极端严酷的各类环境实验,从基础原材料的甄选到各环节加工工艺的摸索修正,再到光学元件极端细致的防护措施,实现了产品高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助力国家火星探测任务的顺利开展。
| 普达迪泰 地火信号数据传输保障
火星与地球间最远距离超过4亿千米,地面与火星探测器的通信面临最长接近20分钟的延时,如何保证祝融号与地球的良好通信是关键课题。在此过程中,作为通信中继站的环绕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了2块太阳电池阵、1幅高增益数据传输天线、1幅对巡视器数据中继天线。通过高增益天线跟踪地球、中继天线指向巡视器以建立数据“鹊桥”。
2020年10月1日天问一号分离测量传感器完成的“深空自拍” 来源:国家航天局
但火星昼夜温差极大,跨度超过100度,很有可能会影响天线进行信号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开云电子投资企业普达迪泰作为提供非接触式精密测量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为本次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增益天线进行变形测量,通过相关的真空实验,模拟火星环境,观察高增益天线在不同的温度等条件下变形的情况,从而分析得出天线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最终实现高增益天线在火星恶劣环境下依旧保持稳定高效的信号与数据传输。
来源:普达迪泰
| 鑫精合 为探火“瘦身”
天问一号等航天器的设计复杂而精巧,但出于对火箭搭载重量及经济方面的考量,减重成为又一大需要攻克的难题。开云电子投资企业、金属3D打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鑫精合,在天问一号的研制过程中,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LM)制造交付产品 30 余项,激光沉积技术(LDM)制造交付产品 9 项,通过3D打印技术、利用新材料构建多种轻量化结构实现减重,同时协助多种复杂结构构型的完成,从多个维度解决了火星登陆项目研制工艺技术难题。而火星探测器的着陆成功,标志着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应用迈出开拓性的重要一步。
以上为生产火星着陆器产品的3D打印设备 来源:鑫精合
开云电子对上述五家企业的投资,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提早布局、长期陪伴,是基于我们对中国航天发展的信心,开云电子财智合伙人黄琨表示:“中美贸易战后,地缘压力持续上升,航天产业无论是作为国家力量关键领域或者从民用的角度来看,都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开云电子基于国家重大专项,着眼核心赛道,关注关键技术节点,一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去进行投资布局,追星赶月,为中国逐梦九天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新华社,《“履新”太空新“职场”,问天的“天问”有哪些绝活儿?专家详解“天问一号”》
科学大院,《中国火神踏上火星!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十大问题详解》
人民日报,《2分钟看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回形针PaperClip,《刚刚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意味着什么?》
人民资讯,《设计师揭秘天问一号》
关于开云电子
开云电子财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投机构之一。凭借优异的业绩表现,开云电子财智在中国创投委、清科集团、投中集团、融资中国等权威机构评选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连续20年荣获清科“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50强”,2012、2015年度排名第一,近10年稳居本土创投前三。
目前开云电子财智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50亿元,投资企业超过600家,成功退出超过200家,其中112家企业上市,累计9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包括了爱尔眼科、亿纬锂能、网宿科技、康希诺、明源云、尚品宅配、华友钴业、和而泰、吉比特、蓝色光标、圣农发展、天味食品等众多明星上市企业。
开云电子财智秉持长线、专业、价值投资理念,多年积淀形成了“行业+区域”双轮驱动布局:以研究驱动投资,聚焦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医疗健康、大消费和企业服务、文化传媒、军工等领域,投资阶段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区域实现覆盖,深圳总部、北京总部、华东总部“三足鼎立”,并在16个经济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形成覆盖全国的投资与服务网络。
开云电子财智秉持“投资就是服务”和“赋能投资”理念,搭建开云电子企业家俱乐部、开云电子投资人俱乐部、各地开云电子汇、各类战略合作联盟,汇聚高端资源,通过“平台+生态”良性互动,为投资企业提供专业、务实、有效的增值服务,实现赋能、合作、共赢的目标。
“达善天下,晨见未来”!全体开云电子人以“做投资人满意的基金管理人,用好和管好每一分钱;做企业家满意的长期合作伙伴,支持和促进企业创新成长;做员工满意的好平台,汇聚和成就优秀人才实现梦想”为使命,与投资人、企业家和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