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云电子




  •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IPO常态下的创投机构 :行业迎利好 退出收益料分化
    发布日期 :2017-01-24

        开云电子创投合伙人 、高级副总裁齐慎认为,短期来看 ,IPO常态化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创投机构退出的收益会普遍增多。但是,随着上市公司家数供给的变多,通过IPO退出的收益也会出现分化 。公司本身的质地、成长性以及所处行业会成为估值的关键因素 。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2016年沪深股市首次公开募股(IPO)达到227家 ,高于2015年的219家 ,增长4%。需要注意的是,从20168月开始 ,IPO数量明显增加。仅12月一个月,IPO达到45家 。截至目前,20171月也是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的发行节奏。市场普遍认为,IPO将进入“常态化”。

      IPO“常态化”对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PE/VC)行业有哪些影响 ?有PE/VC机构投资人将登陆A股市场称为投资的最佳退出方式,随着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通过IPO退出的项目收益是否也会出现分化?创投机构在布局新一年项目投资时又会有哪些侧重?

      IPO与创投的发展

      “IPO常态化整体利好创投行业”,开云电子创投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齐慎接受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在A股历史上,共有9次暂停IPO后的9次重启(也有称8次暂停、7次重启,主要是20017月重启后同年11月又暂停 ,期间发行新股甚少,所以市场统计分析有一定误差) 。其中包括201210~20141月,空窗期15个月。以及20157~201511月,空窗期4个月的暂停时间 。

      对比中国创投行业的发展来看,行业的发展与IPO的重启或暂停有密切关系。以第八次暂停期间为例,根据投中数据,从20131~10PE/VC市场整体表现看 ,行业寒冬持续。募资方面 ,同比下降6%,整个行业可投资的存量资金持续下降,投资总额同比下降29%,退出层面则同比下降10%,募资-投资-退出全产业链收缩状况上演 。

      根据清科统计,创投机构依赖IPO方式进行退出的比例近年来一直降低 ,不排除政策的影响。对比2011年和2016年,2011PE/VC退出案例数606起,其中IPO占到74%,以IPO的方式退出的有447家,并购退出在当年仅占10%比例。2016年 ,PE/VC退出案例数1554起 ,以IPO的方式退出占比32% ,有492家企业。同时 ,股权转让和并购在迅猛发展 。股权转让退出的家数几乎与IPO持平,达到482家 ,并购也增至297家。

      不过 ,以IPO的方式退出目前仍然是创投机构获得最高回报的方式。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截至2016126日,2016年共有231家中国企业完成上市 ,前11个月VC/PE支持的IPO达到143起,渗透率为61.9%,创下近4年新高。在退出收益方面,IPO内部收益率中位数为55.8%,投资回报倍数中位数为3.24倍,位列并购、股权转让 、回购及管理层收购等退出方式之首。

      IPO下的利益分化

      盛世方舟主管合伙人谢作强表示,在投资机构募投管退的循环中,被投项目实现IPO退出 ,不仅可以使机构获得高额收益 ,还能够大大提高机构在创投行业内的名声,更有利于其他基金的募集,IPO是退出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也是IPO企业的股东名册总会发现有投资机构的身影 。

      齐慎表示 ,IPO制度的变化会对创投行业收益产生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利好整个行业。短期来看,IPO常态化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 ,创投机构退出的收益会普遍增多 。另一方面,长期来看,随着上市公司家数供给的变多,通过IPO退出的收益也会出现分化。公司本身的质地、成长性以及所处行业会成为估值的关键因素 。成长性一般的项目 ,上市后可能就会出现涨停板很快被打开的情况。

      “随着发行节奏加快,未来国内国际市场会慢慢接轨。虽然都是通过IPO的方式退出,但机构收益也会出现分化  。”齐慎表示。

      除了退出方面对创投机构的影响,谢作强表示 ,在IPO审核速度加快下 ,很多本来专注早期投资的机构开始慢慢参与到中期乃至后期的投资当中。相对来说,早期投资的不确定性很高,而中后期的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已经成型 ,更多需要的是资金的推动,帮其扩大市场份额,这样的成功概率相对来说高很多。

      对此,齐慎认为 ,随着IPO路径通畅后 ,企业上市的预期明朗,有些机构确实会加大中后期项目的投资力度。随着发行节奏加快 ,创投机构研究最新的审核通过的企业类型 ,进一步把握政策关注点。目前来看,过会的企业成长性 、盈利性和合规性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所以机构在投资标的的时候,会将上述三点作为筛选条件。在投资中后期项目时,会关注符合中国市场审核理想的标的。当下,长期亏损烧钱的项目还是会受到约束 ,在本土的IPO退出路径受限。不过,投资中后期项目时,也会出现企业家预期比较高 ,估值也会水涨船高的情况。

      此外,根据清科统计的数据 ,20161~11月,中国并购市场完成交易2904起,同比提高18.2%。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2256起,共涉及交易金额1.34万亿元,同比上升49.2% ,平均并购金额为5.94亿元。发行节奏常态化,是否会对并购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

      齐慎认为对并购的影响不大 ,可能有某些企业家会改变发展路径,由被并购选择独立IPO ,但由于IPO能消化的企业有限,加上被投企业数量庞大 ,并购市场整体不会受太大影响。

      受资本寒冬的影响 ,投融界数据中心统计 ,2016年共收录国内融资市场成功案例1588个,比2015年有所减少。但根据业内人士估计,创投企业投资的企业有上万家。目前中国股市有600多家公司在排队当中,普华永道预计今年全年AIPO320~350家左右 。相比万计的被投企业 ,并购市场将会继续火热,受发行节奏的影响不大。

    开云电子成立于2000年4月19日,总部位于深圳,是我国第一批按市场化运作设立的本土创投机构 。自成立以来 ,开云电子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 ,聚焦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 、医疗健康 、大消费和企业服务、文化传媒 、军工等领域 … [ +更多 ]
    微信公众号

    开云电子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Fortune Venture Capital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755-83515108

    邮箱:fortune@ysjincai.com

    粤ICP备14030831号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