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产业“航母”
发布日期:2012-02-21
大小书店里,湘版图书琳琅满目;电视屏幕上,湖南制作的电视节目通过卫星传往亿万观众家庭。 曾先人一步释放文化产业活力的湖南,近年来依然保持巨大活力,不断催生新的文化品牌。2006年至2010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的222个中国文化品牌中,“湘字号”品牌达到31个,占总数的14%。2011年发布的“中国文化品牌榜”中,华声在线、拓维信息(002261)等22个湖南文化品牌榜上有名。
众多文化品牌的诞生,也让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湖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统计显示,2006年到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0%左右。2011年,湖南文化产业占GDP比重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
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新国告诉记者,近年来,湖南省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带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创新释放文化活力
去年11月,文化部宣布,10家企业入选“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唯一上榜的企业。
记者来到这家公司时正值双休日,在二楼的咖啡厅里,时不时有加班的员工过来吃早点。
“员工从事的是高强度的智力劳动,我们专门在办公楼里设了一个咖啡茶座,供大家休闲,同时激发大家创作灵感。”公共事务部部长肖前辉告诉记者,拓维信息始创于1996年,主要从事文化创意类产品、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教育等业务,通过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已经发展成为以湖南为本部,在全国29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的移动互联网公司。2008年7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成功打造中国动漫第一股。
湖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张玉坤告诉记者,作为新型业态代表之一的湖南省动漫起步较早,发展很快。动漫产品中有蓝猫、虹猫蓝兔、山猫等知名品牌,在全国首批认定的35个重点动漫产品中,湖南有13个,占全国认定总数的38%。
目前,全省共有动漫企业150家,其中全国重点动漫企业6家,重点动漫企业数占全国重点动漫企业总数的1/3。动漫行业原创人员13600多人,相关从业人员5万多人,产能超过5万分钟。
除了动漫,新型业态发展也实现了新突破。红网、华声在线、体坛网、金鹰网等网络新媒体各具特色,在全国同行排名靠前。媒体零售企业快乐购拥有1500多家供应商及300万会员。
据了解,2010年起,长沙便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进行重点培育,为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湖南省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全省财政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由2008年的25.35亿增加到2010年的38.87亿元,增幅达53%。
“2008年省财政设立了80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2009年起资金规模增加到1亿元,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了一批能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项目。”张玉坤告诉记者。
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长沙,以琴岛歌厅为代表的酒吧、歌厅文化继续发展壮大,品牌效应推动长沙文化往纵深发展。
2011年12月23日晚8时,在琴岛歌厅,离演出开始还有1个小时,剧院门口和大厅已聚集了很多人。记者在前台购票电脑上看到,所剩座位均不超过30%。等到晚9点钟演出开始时,可容纳3000人的大厅里,已汇集逾2000名观众。
坐在中厅区59排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内蒙一家企业的销售经理,来长沙和客户谈生意,对方经理盛情邀请他来歌厅,“他们说,如果没有去过长沙歌厅,便不会懂得这座城市。”
琴岛演艺公司的总经理陈士清回忆:“琴岛歌厅成立于1993年,2000年以来,一直火得不得了。现在每年收入在七、八千万元,琴岛打算做成百年老店,做成中国的‘百老汇’,做成长沙的文化产业名片。”
据介绍,为留住并吸引观众,琴岛常规节目、场景、编舞2个月轮换1次,好的节目保持3至5个月轮换1次,做到常演常新。琴岛还力图用国际化的舞台形式,让外地观众在3个小时内爱上长沙的歌厅文化。2011年,琴岛演艺中心营业额7000多万,净利润1500万左右。上缴税款500多万。
琴岛的快速发展和美好前景也受到了社会资金的青睐。
2011年8月,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基金以7000万元入股“琴岛演艺”,支持琴岛歌厅做精做强做大,争取3年内上市。
该基金成立于2010年12月,由湖南省财政厅发起设立,采取定向私募方式筹资,并委托开云电子创投进行管理,基金总规模为30亿元。
在长沙,和“琴岛”齐名的还有“田汉大剧院”、“红太阳(000525)”等文化品牌。目前,长沙歌厅、酒吧总数超过400家,长沙歌厅酒吧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消费者500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50亿元。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长沙歌厅每晚的平均上座率在60%至80%之间,周四至周六最为火爆,每晚走进歌厅的人数平均在5000人左右。
“长沙歌厅现象”是一道十余年不变的风景。去年10月29日,琴岛在武汉投资5800万元打造的歌厅正式开业。今年琴岛计划在南昌、西安、成都等地再造几个“琴岛”。长沙歌厅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
演艺只是湖南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如何巩固和发展广电、出版、演艺等本土优势产业成了财政支持的重点之一。
除了文化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外,2010年起省本级还设立了1亿元的文化事业发展引导资金,采取补助、奖励的方式,重点对文化精品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等予以支持。
“扶上马、送一程”
打造产业龙头
近年来,“出版湘军”迅速崛起。湘版图书在全国同类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其中古典名著、科普图书、艺术收藏、作文图书排名第一。近3年来,中南传媒(601098)输出版权400多项,位居全国前列。
中南出版传媒(601999)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传媒”),于2008年12月25日成立,2010年10月28日成功上市,是目前已上市的出版传媒类公司中业务最全、规模最大、市值最高的传媒企业,是出版传媒板块的龙头股。
“中南传媒用短短32个月时间成功实现企业上市,并快速发展,其中的艰辛是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省财政在上市总体方案的制定、资产权属的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和关键节点上给予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中南传媒财务总监王丽波说。
据她介绍,2008年湖南出版集团改制,涉及到人员安置,省财政出资9个多亿,还剥离了两个亿的不良资产。“此外,2008-2011年,中南传媒还获得了51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其中对红网新闻网络建设和运行的支持成效尤为显著。”
轻装上阵的中南传媒取得了快速发展。品牌建设取得整体性突破,由单一图书出版集团向全介质传媒集团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业态改造取得关键性突破,由传统出版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2011年,中南传媒图书出版数量同比增长44.8%,一般图书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五位,同比上升2位。
和中南传媒一样,得到财政支持转企改制的企业很有很多。
为支持潇湘电影集团转企改制后的发展,省财政从2009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集团适应市场竞争;省文化厅所属省话剧团、省歌舞团和省杂技团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地方和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
“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对转制企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在人员分流安置、资产处置等方面支付了必要的改革成本,同时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大力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张玉坤说。
活跃的文化市场让一批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湖南全省营收过亿元文化企业达110家,利润逾千万的企业达235家,上市文化企业4家,电广传媒(000917)、出版集团、中南传媒、拓维信息先后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到目前,湖南初步确立了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原创动漫为龙头,以演艺娱乐、报刊发行、印刷复制、文博会展、工艺美术为第二梯次,以及电视购物、数字媒体集群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湖南省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要实现年均20%以上的增速,实现总产值4800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真正成为湖南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
众多文化品牌的诞生,也让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湖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统计显示,2006年到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0%左右。2011年,湖南文化产业占GDP比重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
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新国告诉记者,近年来,湖南省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带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创新释放文化活力
去年11月,文化部宣布,10家企业入选“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唯一上榜的企业。
记者来到这家公司时正值双休日,在二楼的咖啡厅里,时不时有加班的员工过来吃早点。
“员工从事的是高强度的智力劳动,我们专门在办公楼里设了一个咖啡茶座,供大家休闲,同时激发大家创作灵感。”公共事务部部长肖前辉告诉记者,拓维信息始创于1996年,主要从事文化创意类产品、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教育等业务,通过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已经发展成为以湖南为本部,在全国29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的移动互联网公司。2008年7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成功打造中国动漫第一股。
湖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张玉坤告诉记者,作为新型业态代表之一的湖南省动漫起步较早,发展很快。动漫产品中有蓝猫、虹猫蓝兔、山猫等知名品牌,在全国首批认定的35个重点动漫产品中,湖南有13个,占全国认定总数的38%。
目前,全省共有动漫企业150家,其中全国重点动漫企业6家,重点动漫企业数占全国重点动漫企业总数的1/3。动漫行业原创人员13600多人,相关从业人员5万多人,产能超过5万分钟。
除了动漫,新型业态发展也实现了新突破。红网、华声在线、体坛网、金鹰网等网络新媒体各具特色,在全国同行排名靠前。媒体零售企业快乐购拥有1500多家供应商及300万会员。
据了解,2010年起,长沙便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进行重点培育,为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湖南省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全省财政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由2008年的25.35亿增加到2010年的38.87亿元,增幅达53%。
“2008年省财政设立了80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2009年起资金规模增加到1亿元,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了一批能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项目。”张玉坤告诉记者。
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长沙,以琴岛歌厅为代表的酒吧、歌厅文化继续发展壮大,品牌效应推动长沙文化往纵深发展。
2011年12月23日晚8时,在琴岛歌厅,离演出开始还有1个小时,剧院门口和大厅已聚集了很多人。记者在前台购票电脑上看到,所剩座位均不超过30%。等到晚9点钟演出开始时,可容纳3000人的大厅里,已汇集逾2000名观众。
坐在中厅区59排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内蒙一家企业的销售经理,来长沙和客户谈生意,对方经理盛情邀请他来歌厅,“他们说,如果没有去过长沙歌厅,便不会懂得这座城市。”
琴岛演艺公司的总经理陈士清回忆:“琴岛歌厅成立于1993年,2000年以来,一直火得不得了。现在每年收入在七、八千万元,琴岛打算做成百年老店,做成中国的‘百老汇’,做成长沙的文化产业名片。”
据介绍,为留住并吸引观众,琴岛常规节目、场景、编舞2个月轮换1次,好的节目保持3至5个月轮换1次,做到常演常新。琴岛还力图用国际化的舞台形式,让外地观众在3个小时内爱上长沙的歌厅文化。2011年,琴岛演艺中心营业额7000多万,净利润1500万左右。上缴税款500多万。
琴岛的快速发展和美好前景也受到了社会资金的青睐。
2011年8月,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基金以7000万元入股“琴岛演艺”,支持琴岛歌厅做精做强做大,争取3年内上市。
该基金成立于2010年12月,由湖南省财政厅发起设立,采取定向私募方式筹资,并委托开云电子创投进行管理,基金总规模为30亿元。
在长沙,和“琴岛”齐名的还有“田汉大剧院”、“红太阳(000525)”等文化品牌。目前,长沙歌厅、酒吧总数超过400家,长沙歌厅酒吧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消费者500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50亿元。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长沙歌厅每晚的平均上座率在60%至80%之间,周四至周六最为火爆,每晚走进歌厅的人数平均在5000人左右。
“长沙歌厅现象”是一道十余年不变的风景。去年10月29日,琴岛在武汉投资5800万元打造的歌厅正式开业。今年琴岛计划在南昌、西安、成都等地再造几个“琴岛”。长沙歌厅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
演艺只是湖南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如何巩固和发展广电、出版、演艺等本土优势产业成了财政支持的重点之一。
除了文化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外,2010年起省本级还设立了1亿元的文化事业发展引导资金,采取补助、奖励的方式,重点对文化精品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等予以支持。
“扶上马、送一程”
打造产业龙头
近年来,“出版湘军”迅速崛起。湘版图书在全国同类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其中古典名著、科普图书、艺术收藏、作文图书排名第一。近3年来,中南传媒(601098)输出版权400多项,位居全国前列。
中南出版传媒(601999)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传媒”),于2008年12月25日成立,2010年10月28日成功上市,是目前已上市的出版传媒类公司中业务最全、规模最大、市值最高的传媒企业,是出版传媒板块的龙头股。
“中南传媒用短短32个月时间成功实现企业上市,并快速发展,其中的艰辛是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省财政在上市总体方案的制定、资产权属的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和关键节点上给予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中南传媒财务总监王丽波说。
据她介绍,2008年湖南出版集团改制,涉及到人员安置,省财政出资9个多亿,还剥离了两个亿的不良资产。“此外,2008-2011年,中南传媒还获得了51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其中对红网新闻网络建设和运行的支持成效尤为显著。”
轻装上阵的中南传媒取得了快速发展。品牌建设取得整体性突破,由单一图书出版集团向全介质传媒集团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业态改造取得关键性突破,由传统出版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2011年,中南传媒图书出版数量同比增长44.8%,一般图书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五位,同比上升2位。
和中南传媒一样,得到财政支持转企改制的企业很有很多。
为支持潇湘电影集团转企改制后的发展,省财政从2009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集团适应市场竞争;省文化厅所属省话剧团、省歌舞团和省杂技团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地方和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
“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对转制企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在人员分流安置、资产处置等方面支付了必要的改革成本,同时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大力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张玉坤说。
活跃的文化市场让一批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湖南全省营收过亿元文化企业达110家,利润逾千万的企业达235家,上市文化企业4家,电广传媒(000917)、出版集团、中南传媒、拓维信息先后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到目前,湖南初步确立了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原创动漫为龙头,以演艺娱乐、报刊发行、印刷复制、文博会展、工艺美术为第二梯次,以及电视购物、数字媒体集群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湖南省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要实现年均20%以上的增速,实现总产值4800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真正成为湖南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