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让PE/VC看到了财富,但也加大了PE/VC之间的竞争。
“上周我们刚进行完一次股权改造,经过几轮筛选,最终选定一家外资创投与我们合作,其实最后一轮的4家创业投资公司都挺不错的。”一家天津公司老总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公司正筹备两年内上创业板。
据记者了解,国内知名糖果产商金丝猴公司也刚引入三家私募股权基金加盟,而这三家PE经历了激烈厮杀,过五关斩六将后才最终胜出。
PE/VC高高在上选项目的地位,在创业板推出后已经被大大削弱,拥有较好品质的企业知道了自己的身价,调过头来开始对这些“钱老板”们挑挑拣拣。
企业期望值提高
企业缺钱是永恒的话题,任何企业都有缺钱的时候。在中国,中小企业特别的缺钱,也是不争的事实。创业板推出前很多中小企业很难找到融资渠道,为了能获得创投等资本的资金,不惜压低股价来换取这些“钱老板”的钱。
“我认识一个公司老总曾经跑过很多场有风投、创投资本参加的各类会议,腿都跑细了!就是为了能和他们搭上关系。”一位券商直投部门杨经理笑着说。
不过现在局面发生了微妙变化,创业板正式开板交易后的表现,让PE/VC看到了功成身退的渠道,与此同时,质地相对较好的公司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据上述天津公司的老总介绍,今年以来被介绍的、自己主动上门的PE/VC纷至沓来,饭局不断,但最终只选定一家投资者,其余的PE/VC均铩羽而归,这其中就包括在创业板斩获颇多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越来越多企业觉得自己可以走向资本市场了,好点的企业对私募融资来说想要更高的对价,原来5倍、8倍的市盈率现在可能要10倍、15倍,因为期望值提高了。”裨益丰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CEO廖一向《投资者报》记者评价道。
开云电子创投董事总经理晏小平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创业板开通后企业有三方面的转变,“首先,因为比价有个传导效应,企业对自身价值期望值会更高;其次,创业者的心态有所变化,以前他觉得上市是一件很长远的规划,而现在创业板的门槛相对比较低,看到第一批企业很快就能去上市,上市的预期就会更强烈;第三个变化,由于现在市场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企业贷款比较容易,有些企业不仅对战略投资者背景比较挑剔,更对投资人能不能带来价值、能不能带来资源等方面比较看重。”
创投竞争拼附加价值
“现在项目不太好找,有很多投资人都在接洽、看同一个项目。”杨经理感慨说。
企业对战略投资者的挑剔,引来的是投资人激烈的竞争。“现在竞争比较激烈了,有些短线资金会做短期套利,或者说是比较快的交易,而对我们来说做出一个决策是很困难的事情,作为一个品牌的机构会有一个研究的程序,但在我们决定去做的时候,便有很多机构跟风去和我们抢。”晏小平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本地资金是不是更容易“近水楼台先得月”呢?晏小平表示不认同,他认为当地创投尽管有人脉上的优势,但是相对来说,有些品牌影响力比较低,现在企业的观念是想找有品牌、有影响力,能带来除了钱以外更多价值的机构。
晏小平还提到一点,不少当地的创投公司国有背景色彩浓厚,由于国有股转持的压力,这些创投公司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首批创业板公司中,有6家公司中的创投股共计约1225.3万股已经转由社保基金持有。其中具有国资背景的崂山科技风投,由于投资特锐德股份占比数量较少,持股份额全部被转持,转持前投资回报倍数为4.49倍,转持后投资回报为零。
“全部划转给社保基金,就有一种上交国库,被没收的感觉,地方也得不到什么利益,自然会影响积极性。”晏小平认为。
“对于国有背景的创投,我个人倾向于应该建立引导基金,由它去扶持一些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基金,再通过这些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基金给项目提供服务,即fund to fund。”廖一建议。
那么PE/VC之间如何能体现出差异化去面对竞争?杨经理说:“无非就是拼价格,以及能给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
对此,廖一基本认同,但他更强调创投给企业带来的价值。“目前有很多PE/VC认为只要有钱就行,那是不行的,很多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仅认钱,还要考虑可以提供哪些资源。”廖一指出,比如向证监会申请上市能提供哪些支持,其次还有一些行业整合、内部管理的建议。
“如果你看看那些准备上创业板的企业,会发现他们的管理都很粗放,急需管理的整合、提高,这就不能仅是钱的问题了,而需要管理专家给你思路。”廖一说。
竞争不会降低PE/VC选择标准
尽管企业的对价提高,竞争加剧,但创投公司不敢懈怠选择项目的标准。现在需要融资的企业很多,但这些企业良莠不齐,需要进行培育或早期进入,这样会造成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我告诉公司工作人员:对各种投资人要有准备,有的企业销售收入刚过500万就找来了,事实上这离上市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PE一定要好好选择合作伙伴。”廖一慎重地告诉记者。
对此杨经理很认可,他强调公司质地一定要好,不仅现在稳健,将来也要有上升的空间。
尽管有很多跟风者,晏小平表示,他们开云电子创投依然会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即以外资眼光看项目、以内资手法做项目、好项目加好价格、专业专注,不熟不做、开放性、共赢性、精中选精,优中选优、投资就是服务以及与被投企业共成长。
“我们的标准没有因为竞争激烈就降低,我们一直在按这个方向去做,虽然中国有一个庞大的中小企业市场,但在几千家、上万家企业中挑出我们可投资的企业很少,每年做投资协议的也就是十几家公司,需要我们慎之又慎。”晏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