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创投“抱团”
10月13日,在深圳举办的首届中国天使投资论坛上,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深圳市天使投资人俱乐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宣布,成立“中国天使投资项目路演中心”,并希望以此提供创业整合机制,让该中心成为高等大学研发与投资的对接平台。
在境外VC机构偏重成长、成熟期项目的时候,本土创投机构却开始加大对初创公司的投入,本土创投机构的胆子越来越大,与外资机构小心谨慎明显不同。
同一天,国内规模最大的本土创投企业——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与上海、、深圳、天津等地签约24个项目合作协议,涉及基金总额超24亿元,创历届高交会上签约项目数量与规模新高。
此次签约的项目包括政府引导型基金、商业化基金、项目投资等方面,签约项目中共含六个商业化基金。其中,深国投。创新资本1号股权投资信托基金,首期规模8000万人民币。此外,深圳创新投集团与新加坡蓝海资本集团还联合设立“创新蓝海基金”,首期规模5000万美元。
另据透露,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此次还与招商证券、韩国大信证券签约,意在国内创业企业私募、公募领域和推荐中国企业赴韩国上市服务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这次签约,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国内创投机构开始“抱团”,通过联合壮大实力,以对抗实力雄厚的外资创投机构。
2001年之前,在中国创投市场,外资创投所投资金比例占70%以上,是中国创投行业的主导力量。但受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2001、2002年外资创投在中国的投资步伐有所减缓。2003年,外资创投在中国不仅投资总量见涨,而且占整个行业投资总额的比例再度超过70%.截至2007年9月,该比例仍旧维持在70%左右,外资创投依旧是中国创投市场的主角。
清科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2007年,中国创投市场募集资金的规模是134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和美元的比例大概是85:15.2002年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一共投资67.7亿元,其中,外资与本土资金所投项目的比例是8:2.
随着对创投行业理解的不断深入,投资理念的成熟,本土创投亦成长迅猛。
1999年,深圳市政府出资5亿元人民币,成立了深圳创新投资集团。2007年9月底,该公司总资产为64亿(累计增加59亿元)。投资收益IRR为35.4%;管理基金总额为66.95亿元人民币。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已经投资的135个项目中,已有27家上市,有2家已经获得批准,即将上市。上市地点涵盖了包括上海、深圳的主板,深圳中小板,香港的主板和创业板,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OCTTB、澳大利亚证交所、加拿大证交所、新加坡证交所等全球13个主要证券市场。今年内,该公司投资的企业还将有15家陆续上市。
以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为代表的本土创投企业近年来在内地大量涌现。本土创投机构在2003年、2004年投的一些项目陆续上市,且回报率很高,本土创投基金的规模迅速放大,实力大大增强。清科集团创始人CEO兼总裁倪正东10月14日在深圳表示。
董事长靳海涛对本土创投机构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随着创业板市场的行将推出,国内的创投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外资创投的烦恼
在本土创投机构迎来发展良机的时候,外资创投机构却备受困扰。
最近,德同中国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田立新有点失落——他谈的一个投资项目,在签定合作协议的最后关口,被一个国内同行抢走了。
“做得好的外资创投不怕外资机构的竞争,最担心的是国内创投机构搅局。”田立新说。如果在2004、2005年以前,如果问一家中国本土高科技公司想去哪里上市?回答肯定是纳斯达克。但是,今年以来,有点规模的中国企业可能都会说在国内上市。“这就是现状,我们不得不考虑。”
对此,台湾华鸿创投集团董事长陈仕信也有同感:“我们接触了很多本土风险投资机构,前几年,他们抬不起头来,最近几年,他们喜形于色。”他分析,导致外资创投被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基金的缺乏。投资都是要讲时效的,由于外资机构确定某项投资后,还要进行审批、外汇进来后还要换汇,少则三四个月,多则半年时间。很多被投资企业等不了这么长时间,此时,如果有一家中国本土创投机构可以直接投资人民币,那么,该被投企业很可能就接受了。陈仕信因此建议,要资源互补,与有关机构设立战略联盟,共同建立人民币基金,专门投资国内市场。
但是,有关政策似乎对外资创投机构的限制更加严格了。
2005年,外汇管理局先后颁布11号文、29号文和75号文,对以“红筹模式”重组以吸收海外融资或海外上市的模式进行监管限制。第二年9月,六部委颁布的“10号文”正式生效。规定境外上市企业必须在设立SPV审核批准后一年之内完成资金接收和回流的全过程。
2007年6月1日,新《合伙企业法》正式颁布实施。“有限合伙制”企业模式,在内地设立已没有法律障碍。一个月后,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106”号文件,规定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向中国境内进行投资的外资投资者,设立时间必须达3年以上。
与2003年、2004年相比,外资创投机构的投资结构更加复杂,项目投资时间延长。
同时,国内A股市场火热,有力地支撑着本土IPO/M&A退出策略。A股上市P/E高(A股约40倍,HK股约15倍,美国股约18倍),上市成本相对低。自2006年4月,A股上市之门打开后,VC投资的企业已有数家成功上市。例如深圳市同洲电子有限公司(002052.SZ)给4家创投机构带来了超过20倍的回报。创业板开启在即也成为重大利好。包括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场外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将进一步为VC在国内退出提供多层次的退出途径和平台。
德丰杰龙脉执行董事李广新指出,定向增发的放开,使换股收购成为可能。“红筹模式”退出受到限制,更多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在境外建立离岸控股公司并投资国内公司的做法变得愈来愈困难;审批机制使项目的时间成本上升,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受股市高企影响,企业估值大幅提高,很多企业愿意选择人民币基金作为投资方。加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外资创投管理人民币基金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出现了一些尝试,赛富亚洲基金管理公司、德同资本、联创成长等人民币基金陆续成立(如图:境外创投设立人民币基金的三种模式)。
中国创投行业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中国创投格局不得不变,中国创投的第二波竞赛已经开始。”倪正东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