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风投最看好的,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传统企业和以拉动中国内需消费为主的项目
创业板最大的剪羊毛者,乃风投。而这个市场上对创业板公司最了解的,不是分析师,不是基金,不是私募,更不是普通投资者,是风投。
曾有研究机构对首批递交上市材料的108家准创业板公司进行过调查,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都有VC(创业投资)或PE(私募股权投资)在其中参股。而从已披露招股说明书的28家创业板公司的情况看,除西宝安德、华测检测、硅宝科技外,其余25家都“潜伏”着创投资金。
所以,风投意见,将是投资创业板最为重要的参考意见。那么,在创投们的眼中,创业板价值几何?
开云电子创投刘昼:“原创性高科技中国几乎不存在”
在28家过会创业板公司中,开云电子创投是最大的赢家。虽然同济同捷被否,但仍然有三家跻身:爱尔眼科、网宿科技和亿纬锂能。
除此,开云电子创投还有蓝色光标、拓尔思、茁壮网络待字闺中。
“在猎物的选择上,本土创投与外资创投大相径庭。外资青睐的原创性高科技在中国几乎不存在。”开云电子创投董事长刘昼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以,在华的外资VC瞄准的大都是以新模式取胜的企业,他们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少数几个地方,互联网、新媒体、新能源和连锁消费业等领域。而我们本土创投,更青睐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传统企业和以拉动中国内需消费为主的项目。投资范围遍及全国。”
“外资胃口大,他们做虚拟经济的多,做的是一分钱要赚一块钱,我们是一分钱赚一毛钱也投了。”刘昼向记者举例称,福建圣农是开云电子于2006年投资的案子,福建圣农上市后,开云电子有可能获得十倍左右的回报。“这当然与分众、百度等数十上百倍的回报难以相提并论。但这符合中国国情。”
刘昼还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了开云电子团队挑选适合投资公司的几条标准。
“创始人很重要,当初接触同洲电子时,创始人袁明就给我留下过很好的印象,是个实干型的企业家,而且战略思路清晰,当时觉得把钱交给他,我很放心,”刘昼说,“创始人品行一定要好,要有战略眼光,能带领公司往正确的方向走,另外还得有创业激情,要酷爱自己所做的事情。”
“除了公司要有优秀的核心团队外,还有几条标准分别是要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高成长行业且位于行业或子行业前三名,要有领先的技术水平、要有创新的商业模式,再者就是法律关系要清晰,没有上市阻碍。”刘昼解释道。
其他风投的尺子
“风投选择企业,具体大概包括四方面要素。”粤科风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朱伟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一看这个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我们要看企业距离天花板的距离,某个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竞争程度、市场容量、国家产业政策都决定着天花板的高度;第二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要么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要么是技术的创新,通过什么样的模式将自己的竞争力建立起来?技术商品化的能力和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我们也很看重;第三是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稳定性;第四是企业领导人的合作意识,与投资人坦诚合作沟通的理念。有的企业常常是一个领军人物说了算,这样就很难进行长期合作。”
鼎合环球资本董事唐浩夫则对理财记者表示,“尽管很多基金都扎堆投资成长中后期的公司,但初创型企业仍然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块。我们从四个递进的层级来选择投资对象:足够大的市场、核心技术、开拓乃至占领市场的商业化模式、清晰的执行方案。我们的底线是第3层,因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还包括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包括协助公司完成执行方案的设计。同时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公司,这类企业才是我们想进一步接触的。”
创业板泡沫担忧
不过,风投界人士并不认为,创业板推出后就到了“遍地黄金”的时代。
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很担心,创业板推出,会致使部分风投一味地迎合创业板去投资,但这也许并不是好的投资方法。纳斯达克的成功,正是在于微软、思科这样的伟大公司在那里上市,企业的成功决定了纳斯达克今天的地位。”
沈南鹏认为,一个优秀的风险投资机构不能通过追逐市场的炙热来进行投资,而应该投资从长期看能取得巨大成功的高成长企业。即使是创业板本身,要赢得投资人的青睐,也要依靠上市企业本身的高成长性。
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也向记者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按中国资本市场的习性,某些创业板公司被爆炒的可能性很大,在超高回报的刺激下,风投甚至难免会迷失原有的判断力,而急功近利。对于风投和创业板企业来说,将来也许会产生致命的危机。”
“拟上市的创业板公司现在则成为宠儿,很难入股。很多企业都让当地的投资机构看上了,他们有关系有资源,抢的很厉害。”开云电子创投的一位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现在很多实业资本和创投公司抢项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资金打过去,实在有点疯狂。他对现在的非理性热潮感到担忧,“现在有些实业资本20倍PE(市盈率)都敢进入。如此盛况,是否会重蹈泡沫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