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已经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等创业板,他已经足足等了十年有余。在《创业板管理办法》推出之时,他难掩心中激动,“做创投比养一个‘孩子’还难。”王守仁感慨万千。
确切地讲,他已经与创投结缘16载。王守仁现任深圳创业同业公会秘书长。
从1993年开始,王守仁便开始与创投结缘,最初是在香港,1998年回到深圳,这个最早孕育中国本土创投的地方,恰遇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下称“深创投”)正在筹备组建,王守仁便参与深创投的筹建,负责研究、策划及风险控制。一年后,深创投应运而生。
深创投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创投机构之一,而其首任总裁,则是证券界的另一位大腕——阚治东。“当时就是因为创业板要推出了,就是奔这个去,才开始去做创投的。”阚治东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然有些激动。
“大家都非常有激情。”王守仁如此评价阚治东等一批最初的人。
2000年:梦想与激情
没人有会否认,当时的创投人都是怀揣着梦想和激情的,而当时的一个背景是,1998年12月,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 “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国务院要求证监会提出研究意见。这是中国创业板带动的第一次创投热潮。
是时,在深圳,一时间众多创投机构遍地开花。王守仁回忆,在2000年深圳创投公会成立的当年,就有近50家创投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入会,而到2001年时,就已经有超过百家创投机构入会。
2000年,深圳市政府和深交所共同拟定了一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候选名单,名单上大约有20余家备选公司,而这些公司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货,上百家创投为这些“很快就能上市”的公司明争暗夺,大打出手,它们把大笔资金,甚至全部身家投在那些看上去必然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而深创投由于有政府背景,也参股了其中大部分公司。
然而,幸福时光并没有持续很久,创业板的梦想刚刚开启就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成就了无数创业板神话的纳斯达克指数急转直下,数千家高科技公司退市,日本、韩国、欧洲等地的二板市场关闭,香港创业板的交投清淡。这让还处于襁褓中的中国创投机构面临着生死劫难,一些等待“冲板”的企业也出现了命运分化。
万德莱就是一例。万德莱实为深圳一家通讯企业,其无绳电话曾是家喻户晓,同时也是深圳首批向证监会推荐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之一。然而,因为一心筹备上创业板,万德莱不仅放弃了原有优势主业的发展,盲目上马一批高科技项目,还错过了上主板的机会,最终出现资金断裂,在中小企业板开板前几个月凄凉而亡。
2002-2005年:煎熬期
“2002年到2004年那个时候VC的日子很难过,很多做创投的人改行。”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回忆称。
按照当时的法律,创投的注册资本必须一次到位,创业板推出预期破灭,产生了大量闲置资金,当时还在深创投的陈玮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董事长总经理经常找到陈玮谈话,“你把钱放在银行还不如我放在银行”,让陈玮得想办法多挣钱。
创业板出台遥遥无期,缺少退出通道,深圳的许多创投在第一批钱烧出去后迟迟无法变现,一些小型创投公司或者倒闭,或者转行到二级市场搏杀。
被考验意志的、今天本土最优秀的创投机构开云电子创投就是当年少有的坚持者之一。开云电子创投在2000年成立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冲着创业板,甚至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专做创业板投资。创业板的难产曾逼得开云电子创投一度需要在放弃与坚持中做出抉择,最终董事长刘昼表态,“坚持下去,等待资本市场春暖花开。”
到2004年,在深圳有经营活动的创投机构只剩下50家,管理资本总额不过100多亿元。
创业板的延后,让许多创投人士唏嘘不已。王守仁的态度则是支持延后,他坚持认为,条件还并不成熟。为此,他曾开导其他人说:“我们创投是种树的,不是种韭菜的,韭菜一年可以种几次,但种树就要有耐性。”
尽管日子并不好过,但王守仁和创投公会还是坚持了下来。随着2004年中小板的开设和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一波大牛市,终于让他们喘了一口气。股市的神话又让深圳的创投开始活跃起来。
2007年:创投崛起
2007年前后,创投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许多做投行的、做证券投资的人开始纷纷转向了更有吸引力的股权投资,业内更是笑称,开个VC/PE就像开个川菜馆一样。根据王守仁的统计,截至2008年,仅在深圳创投公会登记的创投企业就有250多家,管理着600多亿的资金。
钱和人都扎堆似地涌进来,以至于2007年年底时,一些投资机构的人士开始直言出现了泡沫。这时一个明显的转变是,本土创投开始崛起。
深创投绝对是当时的明星。深创投在2007年不仅投资了龙生茶叶、橡果国际、易居中国等知名案例,而且还实现了三诺电子、怡亚通、远望谷、西部材料、科陆电子等众多案例的上市并获取了高额回报。
火爆的市场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创投神话,也让创业板的热潮再次被推高,管理层开始征求各界对创业板的意见,创业板再现启动的迹象!
山东一位房地产老板2007年中转行到了VC/PE行业,他很轻松地募集到了超过2亿元的资金,并计划能够跟投8-10个项目,在那个估值最高的时候,其热情也到了最高点,不到半年时间就把资金全部投完,所投项目几乎全部是以超过10倍的市盈率投入,最高者达到了16倍。而到2008年底,当记者再次和其沟通时,他的身份又转回到了房地产行业,没能等到创业板,他没有足够的资本来等待。
管理层对创业板的“征求意见”整整花了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里,许多创投人都在引用“狼来了”的故事为别人讲述等待的心酸。2009年4月,“狼”终于来了。
“这几天电话都被打爆了。”尽管如此,这个等待了十个年头的“孩子”让王守仁难掩心中激动。几经波折,怀胎十月,终于呱呱坠地一样,十年的光荣和梦想,如今就要成为了现实。
与创业板几经波折相应,几经波折的阚治东依然对创投行业热情不减2008年,阚治东再次投身到创投中,创立了深圳东方汇富创投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