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告诉你,他们进来的PE倍数非常合理。”刚刚获得4000万私募资金的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彭清坦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以理想的估值获得投资,“实在难得”。
据了解,此次融资是网宿获得的第二轮私募投资,由开云电子创投作为牵头投资人联合北京德诚盛景、深圳创东方等机构共同完成。其中,开云电子创投是第二次投资网宿科技。此前,网宿曾于2007年获得由深圳创新投主投,开云电子跟投的一轮投资,金额同样为4000万元。
据了解,这场始于今年7月份、10月上旬即告完成的融资,还曾有其他十几家风投机构“洽谈”。
风投追捧背后
“有一家对我们一直很感兴趣,特别想投我们,但觉得我们PE太高,一直在犹豫。我最后告诉他们,你们要尽快决定,我们再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以后我们就要close了。他们不信,说不会那么快的,我们再好好琢磨一下。结果三天以后,我告诉他们,对不起,我们close了,跟你们的谈判也要结束了。”
据彭清回忆,那家风投的负责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吃惊,“也可能有点后悔吧,觉得没有进来”。
而另一家“很大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机构”,则因为决策流程太慢,“一个流程下来就三个月”,最终也没能牵手网宿。
“总之7月份开始,8月奥运期间停了没有谈,算上停的时间,一共三个月,前前后后谈了有十几家吧。”
事实上,网宿去年进行的第一轮融资同样十分迅速。当时的主投方深圳创新投考察了两个月即决定投资,而跟投的开云电子则更快,“他们以创新投的尽职调查为基础,一个月后就决定投了”。
开云电子创投投资总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晏小平解释说,“我们认为网宿是一家比较优秀的公司,它不同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它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又有核心的技术,而且团队也很优秀,对中国的市场、商业环境的理解都非常透彻,所以我们对网宿未来的成长非常有信心”。
多家风投青睐同一个项目、考察不到三个月就签约,而且公司的估值还不低,这些似乎都是去年才应该有的景象,不应该发生在这个现金为王的市场冬天。
吸引风投的原因何在?彭清认为主要有三点,行业及公司的成长性、团队,以及以及商业模式。
网宿科技成立于2000年1月,正是国内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候。最初的网宿靠经营IDC业务起家。“创始人是海归,在美国有一些资源、关系,当时很多美国企业到中国来做互联网,需要服务器的托管、租用,应势成立了这个公司。”
成立一年多以后,互联网泡沫破灭,网宿也因此陷入危机之中。就在这个时候,刘成彦来到网宿担任董事长一职。被彭清评价为“处理危机的高手”的刘成彦通过一系列裁员、改变营销对策、整合市场、调整客户,把网宿从生死关头拉了回来。
2003年,逃过一劫的网宿科技开始盈利。到2006年底彭清第一次接触到网宿的时候,它已经是在国内名列前茅的IDC企业了。
此前,由于国内的IDC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昔日的“暴利行业”由于众多竞争者的加入,蛋糕正变得越来越小。考虑到今后发展,2005年网宿开始投入资金研发此时在美国已经热门起来的CDN技术。
CDN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的缩写,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因特网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这种技术可以解决由于网络带宽不足、用户访问量大,用户访问网站响应速度慢的根本原因。
互联网有一项著名的8秒原则:用户在访问WEB时,如果时间超过8秒,他们就会觉得不耐烦。而CDN服务商,正是网络加速服务的提供者——对于用户数量呈井喷式发展的中国互联网,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用了我们的服务,体验效果、访问速度会大大提高。”彭清说。
据了解,大型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网游公司是CDN服务提供商的主要客户。而根据诺达咨询的市场研究,2007年国内CDN市场规模约为8亿人民币左右。根据各方的反馈数字,2008年市场规模将会实现较大增长,达到15亿人民币以上。
一则传闻是,土豆从风投处获得的数千万美元,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CDN服务商的口袋。
2006年,网宿推出了CDN1.0版本,开始涉足CDN市场。由于技术门槛高,CDN市场竞争者并不多。
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CDN收入规模在前三位的企业占据了CDN市场70%以上的份额,“我估计目前能推出这种业务的前前后后大概就五家吧,大的就两家,还有一家中型的。网宿是属于前两名里面的,占了大概30%多的市场份额”。
而网宿的CDN业务推出后,“基本上以每年300%的速度在增长”。
融资要快
彭清原为PE业内人士,曾在中国宽带产业基金(CBC Capital)任职。
“我跟刘成彦是老朋友了,当时正好在看项目,就跟他聊了聊网宿科技的情况。”
事后,彭清用“眼前一亮”来形容这次聊天。“因为我们那个基金也比较关注互联网领域的项目,所以我对这块也比较了解。一聊,就觉得这个行业在中国会有很大的发展。”
而当时的网宿正处于大发展的阶段,“资金严重不足”。于是,2006年底,彭清开始帮网宿融资,“帮他们找投资方,做各方面的引进工作。因为我是在这个圈子里的,当时这个圈子还不大,基本上都挺熟的”。
2007年3月,彭清正式加盟网宿,当起了网宿的CEO。网宿的管理团队开始显现互补的优势。
董事长刘成彦,“对行业非常熟悉,对成本控制很有一套”;创始人之一洪珂,现任网宿副董事长兼CTO,“是从硅谷回来的,对技术非常着迷”;而“此前一直在IT圈做,对管理方面也有点心得”的彭清,则“相当于一个职业经理人”,主要负责网宿资本市场运作与市场营销。
“当年4月份我们基本上谈定了几个投资机构”,三人配合默契,再加上网宿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都有公司,“市场营销体系比较健全”,彭清认为,从这个时候起,网宿开始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彭清说,网宿的竞争优势在于,在准入门槛低的IDC行业,尽管竞争已达白热化程度,但成型上规模的企业其实不多,像网宿这种规模的不超过三家,而且一旦规模起来之后,由于需要的资金投入大,门槛自然也就提高了,因此,像网宿这样处于行业龙头的企业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我们IDC的业务仍然基本上按照30%-35%的速度在增长”。
而另一方面,CDN服务则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作为先行者,网宿已经顺利跨过了技术门槛,目前也处于“国内前两名”的行业地位,拥有腾讯、搜狐、新浪、土豆、联想等一批优质客户。
2007年底,网宿以72%的年增长速度圆满完成与投资方的对赌协议,第一轮融资就此告一段落。
2008年是IDC行业内忧外患的一年。电信重组、奥运封网、“互联网过冬论”等事件让中小IDC企业比任何时候都脆弱。上海某家去年营收上千万的IDC公司就因为奥运封网期间对非法信息打击不力而致使机房被关停,陷入财务困境。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寒风更是加速了该行业洗牌的过程。
2008年7月,尽管当时金融危机还没有现在严重,但网宿科技管理层似乎已经感觉到了资本市场的严峻。
“从7月份开始我就觉得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国内的宏观调控,可能会波及到我们互联网企业”,为了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网宿开始了第二轮融资。
“当时第一个感觉就是要巩固我们的行业地位;第二个感觉就是要过冬了,手上一定要有现金流。比较庆幸的是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的融资已经基本上结束了。像现在这种危机爆发的时候,再去拿钱就很难了。”
去年初,彭清刚加盟网宿的时候,给网宿定下了三个要在三年实现的目标,第一,要成为行业老大。第二,要实现企业的管理现代化。第三,要实现IPO。现在,前两个目标都已经基本实现,第三个目标则因为市场的变化被推迟。
据晏小平介绍,网宿本来的计划是成为创业板第一批企业,现在则要视资本市场的变化而定。
彭清说,“我觉得明年形势会更严重,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谨慎、谨慎再谨慎,钱要花在刀刃上,行业整合可能要等上市以后再考虑,再加上我们的一部分客户也受到了影响,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是精兵简政,把内功练好。此外,在技术上想办法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同舟共济,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
摘自2008年11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